EN
左平兵

左平兵,教授,博士生导师,空天科技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日球层物理、空间天气及空间探测研究。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 100 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曾荣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全国优秀博士毕业论文提名、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称号。现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和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空间天气科学中心(筹)科技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空间风暴数字预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低纬度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研究团队”负责人。现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二期”哈工大深圳站重大科技平台建设与运行。子午工程二期总体技术组成员。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项,主持中科院、广东省及其它科技项目十余项,并以骨干身份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
查看详细 >
陈波

陈波,博士,国家高层次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现任空天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普通高校航天遥感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卫星数据智能计算与应用、空间大数据、时空网格编码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并完成了973计划课题、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73计划课题等20余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部分成果已转化应用并发展成为5项国家级标准、3项目团体标准,服务于自然资源、北斗、高分等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先后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兼任国家级某数据科学与技术主题组专家、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技委TC544委员等。
查看详细 >
冯学尚

查看详细 >
魏奉思

魏奉思,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1980-1981年,1994年先后赴美国、德国做访问学者。1988-2006年,先后任国际TIP、SOLTIP、CANSES/Space Weather等委员和中国召集人,1993年11月-2002年,负责起草中国空间物理发展规划,提出东半球空间环境地面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科学构想,先后任“子午工程”总体组组长、工作组组长和科技委主任。1995-1997年,1999-2003年先后任国家基金委“八五”、“九五”重大基金项目主持人。2002年提出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建议。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先发展领域“日地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学科指导与评估小组组长。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南昌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九章讲座教授。主要从事行星际激波动力学过程与空间天气预报方法研究等,先后获国家和自然科学奖多项。近几十年来致力于我国空间天气科学事业的建立、开拓和发展。先后负责我国空间天气保障能力发展战略、空间天气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空间科学服务、和平利用空间学天气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建议等工作。2016年率先提出数字空间的战略构想。
查看详细 >

共10条  2/2 
下页尾页